几场淅淅沥沥的秋雨送别了炎夏,桂香漫溢里,中秋悄然而至。
现代人对中秋最大的企盼,大概就是又可以以月亮的名义度过三天愉快的小长假。而大多数人庆祝中秋的方式,也只剩下“吃月饼”这唯一的项目。
但是光吃月饼多无聊啊。作为一家以文艺青年居多,以动手能力见长的公司,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契机做点有意思的事。所以我们本月的“做设计要有爱”,就特别策划了一期轻松愉快老少皆宜的佳节专题,“聊中秋,做月饼”。
聊聊中秋之起源、神话、风俗
年有四时,时皆三月。古时的人将农历的七、八、九月分别称为“孟秋”“仲秋”“季秋”,合称“三秋”。而“仲秋”之“仲”音近“中”,在民间又被称为“中秋”。
关于中秋节的起源,说法不一,有帝王祭祀月神之说,也有农民为庆祝丰收之说。有史可稽的是,中秋节最早始于唐朝,《唐书·太宗记》中既载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。经过宋朝的兴盛,至明清时,中秋已与元旦齐名,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。
中秋三五夜,明月在前轩,中秋节自古便有有祭月、赏月的风俗。八月十五的月,比其他时节更圆更满。月圆象征团圆,游子望月而思乡,尤觉孤寂,因而圆月也成为思乡之情的寄托。
吟诵中秋诗词名篇甚多,最经典的莫过于东坡所作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,其中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一句至今仍是广为传诵的佳句。而关于中秋的神话传说亦流传甚广,嫦娥奔月,吴刚伐桂,玉兔捣药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。因有了这些传说与意向,也使赏月也成为中国人独有的浪漫。
中秋的习俗众多,除了赏月外,还有观潮、燃灯、猜谜、吃月饼、饮桂花酒等。其中,最受欢迎的中秋必备活动就是吃月饼了。
月饼在古代本是中秋祭拜月神的贡品,据说起源于唐朝。北宋时期在宫廷内流行,民间俗称“小饼”、“月团”。北宋苏轼有诗云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怡”。到明清时,中秋吃月饼已渐成为流行于民间普遍习俗,明代的《西湖游览志会》有记载:“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义”。
流传到今天,月饼的品种早已五花八门。根据诞生渊源、食材和制作工艺的不同,主要分为传统月饼和新式月饼两种大类。最常见的广式月饼、苏式月饼、潮式月饼、滇式月饼等都属于传统月饼,而近些年异军突起的冰皮月饼、冰淇淋月饼、法式月饼、果蔬月饼等,均为新式月饼。至于到底月饼哪家强,就众说纷纭,见仁见“嘴”了。
冰皮月饼DIY大作战
聊完了中秋和月饼的故事,接下来就该开始做月饼啦。
作为一群资格的吃货,我们坚信,“君子动口先动手”才是最较真的吃货态度。因冰皮月饼制作工艺简单,无需烘烤,我们本次的月饼DIY活动就决定拿它来一试。话不多说,开做!
第一步:和面(取适量冰皮月饼粉,加纯净水混合搅拌均匀,揉成面团。加入少许白油,继续揉至均匀,稍晾一会儿,令面团松弛片刻。然后将面团分成小份,搓成圆球状。)
第二步:准备馅料(将馅料搓成比面团小一些的圆球,网上可以买到现成的豆沙馅、香芋馅、红豆馅等各种馅料。)
第三步:包馅和压花(将小面团压扁,放入馅料包起来,表面搓得比较光滑。在模具内撒上少许冰皮月饼粉,放入搓好的月饼球,压花,一枚可爱的冰皮月饼就制作完成了。)
就是这么简单!但是只是这么简单,就没有技术含量了。都说了,我们是资格的吃货,不做出点花样,怎么对得起观众呢。
好,下面就独家介绍下我们发现的心机制作方法 ——《如何制作表皮色彩斑斓的冰皮月饼》。
其实也很简单,准备一些抹茶粉、草莓粉、南瓜粉等,揉面团时,加入少量,制成色彩各异的面团。制作皮的时候,将白色与彩色的面团通过扭、贴等你所能想到的奇奇怪怪的方式混合在一起,注意不要破坏花纹的形状。最后包起来,选好角度压花,大功告成!
一枚高贵冷艳的草莓冰皮月饼
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
最后展示一下我们的成品。虽然造型质量貌似有点参差不齐,不过,人靠衣装,饼靠盒装,装上盒子,瞬间高大上,瑕不掩瑜,直逼商品水准,有木有!
皎洁如月,清新如茶
颜值不够,口感来凑
要要要,切克闹,冰皮月饼来一套
盛世美颜月饼,只在简立方,你值得拥有
大家中秋快乐,阖家团圆噢!